【一方面原因是,戰(zhàn)后城市居民的住房狀況實在糟糕,這點房子也只是杯水車薪?!?/p>
【另一方面原因是,斯大林時期興建的住宅兩極分化十分嚴重?!?/p>
【高官和精英群體能住進層高三米以上,帶獨立廚衛(wèi)、書房還有育兒室的私人公寓?!?/p>
【室內面積最小的也有十五平米,高的能達到三十平米?!?/p>
【很多建筑的外立面還裝飾有古典浮雕?!?/p>
【而普通工人家庭,基本上都住在集體公寓里,幾個家庭住一套房,共用廚房廁所還有走廊。】
【鄰里之間經常因為排隊洗澡、上廁所這種雞毛蒜皮的小事吵架?!?/p>
“果然啊,就算是到了那個蘇聯(lián),當官的也比咱們泥腿子過得好?!?/p>
百姓們心情有些低落,他們的夢,好像產生了一絲裂痕。
但當他們把這段話看完的時候,卻又有些不可置信。
“竟然只有這樣的差距?”
“那些蘇聯(lián)百姓還是能住在房子里的。”
“天幕竟然管這叫兩極分化十分嚴重,那些官員住得房子最大也不過三十平米,跟我見過的那些官老爺?shù)母】刹钸h了!”
而古代的那些官員和讀書人大儒們,則義憤填膺。
“怪不得說胡無百年國運,這蘇聯(lián)當真是殘暴至極!”
“沒錯,他們竟然讓讀書人住這樣的房子,簡直就是在折辱我等!”
雖然他們不是蘇聯(lián)的官員和精英,但出于自身階級利益的角度,他們也會對蘇聯(lián)口誅筆伐。
【另外,因為城市規(guī)劃向重工業(yè)傾斜,平民社區(qū)缺少基礎配套?!?/p>
【1953年,莫斯科30的集體公寓沒有自來水,40沒有集中供暖?!?/p>
【不過就算是這,在當時也是人人爭搶的香餑餑。】
【因為有很多家庭,還擠在戰(zhàn)后臨時搭建的棚戶區(qū)里。】
【木頭構建的營房不通水電和暖氣,冬天取暖全靠一個爐子?!?/p>
“額,這叫棚戶區(qū)?”夏雨雪有些驚訝,這和她想象中的棚戶區(qū)完全不同。
蘇聯(lián)的這些棚戶區(qū)房子,墻體都是磚石結構的,只有房頂是用木頭搭建,然后鋪上瓦片的。
其樣式,有些類似東北地區(qū)農村住宅,只不過是超級放大版。
……
寒冬臘月,一個蜷縮在母親懷里瑟瑟發(fā)抖的小姑娘看著天幕上那寬敞高大的棚戶,滿眼中都是向往。
“娘,俺們要是能住進那個房子里,是不是就不用再挨凍了?”小姑娘有些費力地挪動她那和身體不成比例的大腦袋,向母親問道。
“是啊,要是能住進那個房子里,就再也不用挨凍了?!蹦赣H將裹在身上的破棉襖緊了緊,用力吸了吸鼻涕,向女兒露出一個有些勉強的笑容。
村口,地主家的黃牛拉了一泡屎,幾個凍得鼻青臉腫的男孩爭搶著將沒穿鞋的腳,伸進溫熱的牛糞里。
地主的管家揮舞著鞭子,就朝孩子們的身上打去。
“去去去,都給老子滾一邊去,牛是黃老爺?shù)模@牛糞也是黃老爺?shù)?!?/p>
【總的來說,斯大林時期,蘇共高層并沒有對城市居民面臨的住房危機,給予足夠的重視?!?/p>
【1953年,斯大林去世。】
【赫魯曉夫成為蘇聯(lián)最高領導人。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