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此想著。
方硯秋信心大增!隨即咬著牙,開始全力沖刺!
“呼!”
“兩篇文章終于寫完了?!?/p>
方仲禮重重地松了口氣,全身上下都跟著放松起來。
“也不知道子期他們怎么樣了?!?/p>
“還好我這一次沒有分配到臭號旁邊?!?/p>
“這不在臭號旁…狀態(tài)確實好了許多。”
“這科舉之路,果然艱澀”
“不僅要比拼才氣,還要比拼運氣?!?/p>
“但愿此行五人都能一次過了這府試吧!”
“否則那些苦,就白吃了?!?/p>
方仲禮碎碎念一場,隨即吃了點東西,勉強補充了一點能量后,側(cè)著身子假寐。
到了午時一刻,胥吏開始將另一道五言六韻試帖詩的題目寫在木板上,四處巡視。
作詩方子期雖不拿手,但是作得多了,勉強還是能看的。
到了未時三刻,府試第一場的最后一道考題也展示出來了。
是一道策論題。
題目叫“如何禁私鹽以安民生”。
這種題目就是方子期的舒適區(qū)了。
因為周夫子之前就這樣的題目給他們提前體驗過很多次。
當(dāng)時周夫子就說寧江府的這位王知府重視實務(wù),看來還真是如此。
方子期在稿紙上簡單梳理了一下思路,隨即提筆開寫。
“鹽者,百味之祖,國之大寶,維系生民性命,關(guān)乎社稷根基”
“因其利厚如刃,誘民鋌而走險,或越界私販,或熬波盜煮,終至官鹽滯塞、課稅流失,更使劣質(zhì)鹽充斥市場,戕害黎民健康”
“此弊不除,則國課虧空難支公用,民生飄搖無以為安,故禁私鹽非獨為榷利,實為安民生、固邦本之要策也”
“今欲破此局,當(dāng)溯其源、究其理,明私鹽泛濫之根由,而后方能立良法、施重典,既堵其流,更疏其源,使鹽利歸公而民生得安?!?/p>
仔細核查一遍后,謄抄好,正當(dāng)方子期準備掛在考房外的時候。
嘩啦啦
突然間。
一陣狂風(fēng)驟雨席卷而至!
方子期微微一愣
連忙將謄抄好的試卷給收了回來,然后用油紙給包裹住。
滴滴答答
雨水澆灌在考房的屋頂上,剛好被方子期之前堵在屋頂?shù)挠图埥o擋住了。
不然這雨水若是落了下來,這試卷就算是廢了。
一旦試卷上有了污漬,閱卷官看到后會直接扔在地面上,直接黜落。
科舉之路,著實艱辛?。?/p>
眼看著這雨有著愈演愈大之趨勢,方子期稍稍猶豫了一下,隨即就直接敲響了木板,然后示意交卷了。
反正已經(jīng)謄抄好了。
本來他還打算茍一茍的。
畢竟他不想當(dāng)什么出頭鳥。
但是萬一因為自己的‘茍’導(dǎo)致這試卷被雨水淋濕了,那可就是真倒霉了。
當(dāng)方子期敲響了代表交卷的木板后。
監(jiān)考的官員神情嚴肅地走了過來。
方子期恭敬起身,交上考卷。
官員接過試卷后,仔細核對了一下封面上的考生信息,再拿來登記名冊進行比對。
確認無誤后,才會在試卷上加蓋一個朱印。
隨后將方子期的試卷放入到一個專門的袋子中。
隨后方子期在胥吏的引領(lǐng)下,朝著考場外走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