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體:    護(hù)眼關(guān)燈

第72章 (第1頁)

“就你一個人?打哪兒來呀?姓甚名誰?可是來考府試的?家里幾口人?定親了沒?”

連珠炮似的問題砸得王明遠(yuǎn)暈頭轉(zhuǎn)向,只能含糊應(yīng)道:

“晚生王明遠(yuǎn),咸寧縣永樂鎮(zhèn)人氏,初來乍到,備考府試家中尚有父母兄嫂”

“哎喲!我就說嘛,一看就是讀書人的相貌!”

嬸子一拍大腿,笑得見牙不見眼,

“我夫家姓馬,就住隔壁!街坊鄰居都叫我馬嬸子!有啥事吱聲!缺鹽少醋只管來拿!

而且這書院門幾條巷子,沒我馬嬸子不知道的事兒!”

她沒等王明遠(yuǎn)回話,又繼續(xù)說,“你剛提到的的陪你來的大哥呢?這會怎么沒在,做啥營生?娶媳婦沒?”

王明遠(yuǎn)額頭沁汗,好不容易才將這熱情過火、毫無邊界感的鄰居送出門。

關(guān)上門,他靠著門板長長吁了口氣。

日后與這等人為鄰,怕是難有清凈了,也不知道是福是禍。

可想想那水井巷的陰濕逼仄、槐樹胡同的市井喧鬧,這方小院,已是最好選擇。

王大?;貋硇锻晷∩桨愕男欣?,便麻利地刷鍋生火,煮了滿滿一鍋寬湯面。

湯里滴了不少豬油,撒了把粗鹽和蔥花,香氣直往鼻子里鉆。

他正捧著那比頭還大的海碗,準(zhǔn)備大快朵頤,一個腦袋冷不丁從院門縫里探了進(jìn)來。

“喲!你是明遠(yuǎn)他大哥?”

正是隔壁馬嬸子,眼睛瞪得溜圓,死死盯著王大牛手里那碩大無比的碗,“煮啥東西?那么香?煮這么多?家里來了不少客啊?你們府城有親戚嗎?”

王大牛被這突如其來的“問候”噎住,剛喝下去的一口面湯嗆在喉嚨里,咳得滿臉通紅,慌忙擺手:

“沒沒客人!就就我自己吃!”

“啥?!”

馬嬸子的嗓門陡然拔高八度,像被踩了脖子的瘟-雞,

“你一個人?!吃這一大盆?!我的老天爺!”

她臉上的表情活像見了鬼,驚駭莫名地縮回頭,腳步聲咚咚咚跑遠(yuǎn)了。

王大牛捧著碗,看著晃動的院門,一臉茫然地看向聞聲出來的王明遠(yuǎn):“三郎這這人咋了?”

次日清晨,王明遠(yuǎn)出門買紙和墨。

剛踏進(jìn)巷口,便覺氣氛不對。

幾個坐在門口摘菜的老婦人,目光齊刷刷掃過來,又飛快地聚在一起。

壓低聲音,指指點(diǎn)點(diǎn),眼神里帶著驚恐和探究。

旁邊賣炊餅的老漢原本遞餅的手都哆嗦了一下。

“聽說了嗎?那齊老丈家的院子里新搬來個黑鐵塔似的大漢!一頓能吃一鍋飯!那鍋,比澡盆小不了多少!”

“何止??!馬嬸子親眼瞧見的!說他眼睛瞪起來像銅鈴,胳膊比咱家房梁還粗!”

“嚇?biāo)纻€人!這這別是山里下來的那啥吧?我娘家那邊老話兒說,有種山魈,專愛吃人”

“哎喲!可了不得!快看好自家娃兒!”

流言如同長了翅膀,半天工夫,便從“食量大”演變成了“形貌駭人”,最終定格在“疑似食人山魈”。

王大牛扛著新買的面袋走過巷子時(shí),沿途家家戶戶門窗緊閉,偶爾有孩童好奇地扒窗縫偷看,立刻被大人驚恐地拽回去。

“大哥”

王明遠(yuǎn)看著一臉委屈憋悶、幾乎要把面袋捏破的大哥,哭笑不得,最終化作一聲長嘆,

“這馬嬸子的嘴也太快了”

『點(diǎn)此報(bào)錯』『加入書架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