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體:    護眼關(guān)燈

第252章 (第1頁)

女吏擺擺手:“我姓楊,叫我楊吏就行,你拉拔了人,自己將人的名單寫好,進了衙門就能看到指路牌,去總辦事處就行。”

衙門的門自從阮響來了以后再也沒關(guān)過,按理說,百姓只要有事便能進去,不過至今為止,還沒有百姓敢走進去,不過是在衙門門口看看熱鬧。

畢竟他們的那點事,在街道辦事處就能處理好。

除非是要打官司的大事。

男子有些錯愕:“就這么簡單?”

女吏:“這是阮姐為了叫你們辦事容易些,特特簡化了流程,況且是給衙門辦事,有人監(jiān)管。”

“倘若是無人監(jiān)管的事,那流程可就走得復(fù)雜多了?!?/p>

男子再次朝女吏拱手,轉(zhuǎn)頭便喊道:“有哪些好漢愿意同我干?!我陳大仁什么人品,清豐縣大伙有目共睹,又有衙門作保,好漢們盡可放心!”

看著陳大仁在布告欄前招攬人手,楊妮并不阻止,還目露欣賞的點了點頭。

這種事最怕沒有牽頭的人,沒人冒頭,事情就推行不下去。

現(xiàn)在兩個縣內(nèi)百姓的工作,大多都是靠著“分配”,但這顯然也不太長久,可是要回到以前的家庭作坊,顯然是極大的退步,生產(chǎn)力無論如何都提升不上去。

有競爭才能有進步嘛。

草莽中也不乏英雄人物,又怎知百姓中沒有聰明人呢?

更何況,工廠生產(chǎn)的東西,大部分都要賣出去,許多都是老百姓消費不起的奢侈品,要改善百姓的生活,還是得靠他們的巧思和勞動。

“我!”人群中擠出一個瘦弱的女人,女人知道清豐縣要修路,特地從錢陽縣趕來——錢陽縣的建筑隊已經(jīng)不需要水泥工了,她去年學(xué)了手藝,要來清豐縣討口飯吃,帶著自己的一家老小都跑了過來。

女人看陳大仁看向自己,立刻說:“我男人能修路,我能攪水泥,攪水泥可是手藝!”

水泥工的工資,比單純修路的工人可高多了。

她就是去年嘗到了甜頭,才寧愿離開老家。

陳大仁不知道水泥是什么,但他立刻說:“既然如此,你與你男人都算進去?!?/p>

女人連忙說:“這修路可和以前不同,講究著呢!我都懂?!?/p>

楊妮在旁邊幫腔:“有個老把式在,你們也能免去許多麻煩。”

“不過,一個水泥工恐怕不夠,拉過來的料都是分別的干料,怎樣調(diào)配都是手藝。”楊妮說,“你們?nèi)羰菚r間多,不如跑一趟錢陽縣,有許多閑置的人手?!?/p>

錢陽縣畢竟人少,去年修了一年,今年不少水泥工和修路工人都面臨著轉(zhuǎn)崗,可做慣了這活的人,輕易不想換一個工。

尤其水泥工里大半都是女工,拿過了高報酬,便看不上紡織廠的工資了,寧愿累點也要多掙錢。

陳大仁思索一番,還是說:“還是先干干看,攤子太大也不好?!?/p>

楊妮笑道:“你是個踏實人?!?/p>

就是少了些膽量。

不過敢現(xiàn)在就拉攤子,也算膽大了。

『點此報錯』『加入書架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