郭昭陽,湖南土生土長的小伙,帶著家鄉(xiāng)的野性和一股不服輸的勁兒,十五歲時便輟了學。
年少時,書對他來說就像是枯燥的咒語,教室的講臺是囚困他的籠子。
村里人都說他調皮,腦袋瓜兒靈光,可就是難管。
母親常嘆氣,說他不如去廣東打工,像他父親一樣,帶些錢回家好減輕負擔。
村里人也時常嘮叨:“伢打工,娘打牌,崽打流?!?/p>
意思就是家里的男人得去外地打工,母親沒事就在家里經常干打牌解悶,孩子們則是瘋跑亂玩在在街頭瞎混。
在湖南的家鄉(xiāng),村子總是靜得出奇。
蒼綠的山脈如同屏障,將這個地方與城市的喧囂隔開。
郭昭陽曾在村頭的田埂上,一邊叼著草葉,一邊想象著外面的世界。
聽大人們說,只有到廣東,才能賺到錢,過上好日子,父親的“打工傳說”讓他心生向往。
于是,他毫不猶豫地背起包,帶著對繁華的憧憬和母親的叮囑,南下到了廣東。
一路南下,火車上狹小的座位讓他難以入眠,郭昭陽從窗外望著逐漸遠去的村莊,身旁坐著不少和他一樣的湖南小伙子。
耳邊盡是家鄉(xiāng)人南下廣東打工的故事。
那些故事里有辛酸,也有發(fā)跡的傳說,可不管怎樣,他心里總覺得廣東是片繁華之地,有賺不完的錢,只要肯吃苦,什么都能得到。
火車呼嘯穿越山脈、城鎮(zhèn),逐漸駛向他理想中的繁華之地。
下了車,他才真正見識到這個城市的熱鬧:寬闊的街道上滿是霓虹燈閃爍,商鋪林立,車水馬龍。
眼前的一切新奇又陌生,讓郭昭陽有些眩暈,心里卻激動得怦怦首跳。
到了廣東,眼前的城市和老家的山村簡首是兩個世界。
路邊高聳的廣告牌、車流不息的街道、五顏六色的霓虹燈讓他瞪大了眼睛。
家鄉(xiāng)那邊安靜的山嶺、泥土的芬芳和這里截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