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體:    護眼關(guān)燈

第186章 (第1頁)

就在李秋忙碌著躲避接收芙蓉園時,突然接到了宮里的傳召,命他入承慶殿議事。之前在封賞李秋之時,李世民就已經(jīng)說了。既然你們這些群臣不屑與李秋一起早朝,那朕就干脆將他招到承慶殿中議事,這總行了吧?當(dāng)然了,這也只是一個說辭,他的目的還是能讓自己和長孫皇后多看兩眼兒子。這一天,南面尉遲敬德傳來喜訊說是反叛的廬江王李璦被剿滅了。李世民心情大好,也就想起來將李秋召入宮中了。當(dāng)身著紫袍的李秋進入承慶殿中時,李世民、房玄齡、杜如晦、封德彝、蕭瑀、長孫無忌等人都在。不知道為什么,李世民一見到這一身英氣的李秋的時候,就總覺得心里倍加舒坦。越看越有自己當(dāng)年年輕時的影子。而且看長相,李秋更像皇后多一些,也要更加的俊朗和帥氣。在行禮過后,李世民笑著詢問李秋,最近今天都在忙些什么。李秋也急忙簡要的回答,說自己正忙于感恩于陛下的賞賜。李世民笑笑,也就不再理他,同其他人商議起朝政來。這時候,就涉及到了一個非常重大的議項:原宰相,門下侍中高士廉犯下過錯,被貶了官。這個位置太過重要了,李世民就得向這些重臣商議這個位置合適的人選。唐代初年,以中書省長官中書令、門下省長官門下侍中、尚書省長官尚書令共議國政,都是宰相。因為李世民即位前曾任過尚書令,臣下避而不敢居其職,便以左右仆射為尚書省長官,與門下侍中、中書令號稱宰相。這門下省,中書省,尚書省,也是最具權(quán)力的三個平行機構(gòu)。宰相,那可是輔佐皇帝總領(lǐng)天下大政的官員。佐天子總百官,治萬事,其任重矣。所以當(dāng)看見李世民在商議如此重要的議題時,竟然把李秋給找了來,封德彝看向李秋的目光就越發(fā)的不善了。好在呢,這個李秋還算知趣,沒有亂說話。坐在那里眼觀鼻,鼻觀口,口觀心,就差閉目養(yǎng)神了。這個時候呢,封德彝就強烈推薦自己的至交好友,也是前朝的老臣裴寂。對于他的推舉,李世民不由得皺眉。這個裴寂確實有能力,在武德年間就已經(jīng)任過宰相,要職了。只不過他曾經(jīng)也是太上皇眼中的紅人,李世民心懷芥蒂。而長孫無忌和房玄齡他們呢,推薦的則是關(guān)隴集團核心成員,秦王府的舊將,褚遂良。對于褚遂良吧,李世民自然是一百八十個放心。但唯獨褚遂良此時資歷尚淺,直接提拔到宰相一職,能力與之不符。這時候,李世民也瞧見了那坐在最后面,仿佛與這里是兩個世界一般,正在溜號的李秋。于是心中一笑,就想難為難為這小子。“李秋啊,你進入這殿中也有些時間了,卻一句話都不曾說過。”“朕命你來,難道就是讓你來做啞巴的不成?”“來吧,你說說聽聽,門下侍中這個位置由誰來坐比較好?”一聽到李世民的話,一旁的長孫無忌老神在在,當(dāng)看戲玩。房玄齡和杜如晦呢,兩人一直愛惜李秋的才華,因此也是抱著好奇的態(tài)度看李秋在這種高壓力的環(huán)境下能如何作答。至于封德彝、蕭瑀等人自然就不用說了,恨不得把胡子給吹飛,把眼睛給瞪出來。

『點此報錯』『加入書架』